小故事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故事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故事随笔1昨天和一位上点年纪的朋友谈话,提起1958年时的生活状况,朋友讲了一个据说是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百姓特别贫困。贫困的底线就是吃不上饭,原因是没粮食可吃。“那时村里很多榆树皮都被扒得光光的,因为榆树叶可以吃,树叶吃完了,还不够,就连树皮也扒下吃了。”
“除了榆树叶、榆树皮,再者就是一种草,当时人们不叫那种草的本名,统称为——福根了。福根的意思,就是自然界生长的这种草是用来救命的,是人们的福气。”
朋友话题一转“——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油了。”
“唉呀!真的,你们不知道那时有多穷!”朋友用十分感慨的口气继续说道“我们村一名老支书,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威望很高,的确是处处为百姓着想。一次去县城开会,开完会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个卖油条的摊子,趁摊主不注意,走向前去,双手抓起放在竹筐子里几根油条,用手掌使劲儿的挤。摊主看见,大声吆喝‘干什么?抢啊!’老支书露出歉意的神色看了摊主一眼,放下油条就跑。”
说到这里,朋友停顿了一下,我们不明白关键时刻怎么停止了,急问往下怎么样。
朋友叹息地摇了摇头,有点激动,声音开始发颤,眼睛迷离,好像眼前出现了当时的情景一样,语速明显加快地说:“老支书两只手掌向上翻着,一口气跑了几里地。跑到村口就大声喊叫‘乡亲们!赶快拿桶来!赶快拿桶来!’乡亲们不知所以,老支书便急匆匆的解释‘我手上有油,快打桶水过来!’乡亲们明白了老支书的意思,也就慌忙打桶水提到老支书面前。于是老支书把手伸进桶里不停地搅动,唯恐手上的油刷不干净。接着吩咐乡亲们把刷过油的桶里的水倒进一口井里,用大喇叭通知各家各户都快到井里打水。现在我们无法想象,那时的人们,即使只是看见几片漂浮的油花,感觉也算是吃上油了。”
在座的我们几个人听到这里,都不说话。我们都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朋友说话的表情是情不自禁的投入,不像是做作,不像是编故事。
大家沉默的几分钟的当儿,应该都是为这位受人尊敬的老支书而感动。同时也在回味这个故事中的意象,凭吊我们的先辈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凄楚的岁月!
小故事随笔2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这门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在20xx年就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从参加工作走入讲台以来,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课堂教学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原来一直以为师道尊严,教师是高高在上,其绝对权威不容置疑。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与学生的不断接触以及业务学习,我逐渐明白:课堂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师生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平等。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意识到:只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才会感受到孩子们真正的自主;只有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时,才会发现孩子们原来也是这般的“伟大”;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感觉到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
以下的一个小故事是我教学中的点滴再现,虽平凡,但很实,正是因为有着一颗平常之心,我才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教“万以内数比较大小”这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带来了厚厚的书本,告诉他们比比看看谁的书最厚,里边装的知识最多,就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给他颁发“知识小博士”证书,学生们急不可待地搬出从家带来的厚书,寻找着书本最后的页码。 “我的页数最多,有988页!”王春滢第一个把自己带来的书的页数报了出来。
“988!”我一边认可地点头,一边把数字一板一眼地写到黑板上,然后郑重其事地宣布:“这本书有988页,这个数可真不小哇。看来这个证书得发给她了!”
我话音未落,就听见一个同学大声说:“老师,我的页数比她的还多,有1302页呢!”“1302?”我把这个同学报的数字写到988的旁边。“凭什么就说1302页比988页多?”文艺委员从来不肯轻易认输:“你的都是1、2、3,还有个0,我的数都是9和8,怎么不比你的大?”她的质问还真拉来了响应的伙伴,但同时也激起了更多的反对:“988再大也没有到1000,1302可是一千多呢!”“1302是四位数,988是三位数,四位数就比三位数大!”激烈的争论中,同学们时而独立思考,时而互相商量,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伴着激情自由地飞翔。一次、两次……直到我郑重地宣布第四次,大家才心服口服地让我把证书发给了吴梦瑶。
……
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溜走了。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认为,正是在课堂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积极思考的环境,学生才能更放得开。在课堂中,我总是尽量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的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热爱。我想,只有尊重学生,顺其自然,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课后我在想:数学所要给予学生的不仅是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并有兴趣解决生活中无数个数学问题!体验多了,信息丰富了,课堂活跃了,探索有价值了,孩子们的兴趣浓了,数学也就不再枯燥了。只有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尽情地舒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在激情的陪伴下自由地飞翔!
小故事随笔3济南的秋天,又去了趟九如山,感触颇多的还是在路边买的柿子,虽然便宜只有五毛钱一斤,比超市足足便宜了2块;买了五斤后又折回原处买了七斤,路边卖柿子的老太太看着我们折回来又买了这么多,激动的拍了两下老伴儿的背,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微笑。我在想,这是十几块钱的柿子挣的辛苦钱在外面够干什么呢?一盒烟?一个炒青菜还得是小饭店里的,还是够挂个诊费买盒药?换算成要给自己的子女在市里买房子结婚生子,得多少斤才够?又得攒多长时间?
盯着买回家的柿子,又联想到上一年的冬天途径石家庄,在高铁站门口的那个卖报纸的老太太,隔着进站的栅栏,旁边放着不知道用了多少个年头的马扎放着报纸。每逢看到做过去的人流,都着急的用都已经冻的通红的手,颤巍巍的将报纸小心的伸到你跟前,那种渴望旅客驻足等一下、渴望别人买一份的眼神,现在想想,都心里发酸的想哭。我想问问老人家,今年日子过的好些了么......
小故事随笔4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爱是最好的老师》,感觉不错,文章是这样的: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 ……此处隐藏7198个字……的是、他说话有点结巴、加之又是广东话,真不知咋能当兵的......
一天、他突然找到我、把我拉到一个角落,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昨天晚上半夜,电话铃响了,我一接.对方是个女的,我问她找谁.她说就找我呀!我都愣了.大冷天的,加之破帐篷四面透风,我只穿着个裤头.冻的我直打哆嗦的接了她半个多小时的电话。原来她是001号夜班的值班女兵,闲的闷得慌打来电话.想跟我半夜交个朋友!小老广两眼盯着我问.你看我该咋办?我沉思了一会说;人家女兵都是高干的孩子.你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的孩子,这事能成吗!?他迟疑了一会说.那你看咋办呢?我坚决地说;不要再跟她交往了,他点点头说;对.对,根本不可能成的事。
没过几天,小老广又找到我说;现在麻烦了.我不接她电话她就不停地打,弄得我睡不成觉。现在我俩已经搅和到一起了,你看咋办呢?我都没办法了.我也蒙了。因为我俩都没有经历过这种男女方面的事。好一会.我说;如果你觉得她是真心的话,那你们就交往下去吧!不过要格外小心啊.他点点头默默地走了,我看着他背影为他担心起来......
没过多久.下边传来了消息;小老广给了一个严重警告的处分,下到一排当战士去了。原来是这样的;一天半夜.队长小便回来躺在床上不久,就感觉到好像有人小声说话的声音,于是他起身轻轻的打开门在小板房周围巡视了一下,也没发现有人.于是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所以又回房躺下了。没一会他又听到了这种小声说话的声音,这时他才感觉到不是错觉而是真的!他在床上仔细辨认.发现是队部的电话里有人说话的声音。队长想.对部电话和小总机并接在一起的,难道是文书半夜还和谁交谈呢?队长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队部的电话,一听.顿时吓了他一跳
!小文书正和一个女兵谈的热火着呢。。。。。。 第二天. 小老广被叫到队部,队长追问昨晚发生的事,小老广顿时“豆大的汗珠”就下来了!小老广向几位队领导交待了一切。。。。。。队长迟疑片刻.叹气说道;我们几位队领导都一致认为.你工作认真.人也挺好,准备近期提拔你为一排长。你可就出了“这么个大事”呀. 真叫我们心痛啊!小老广 痛哭流涕地做了检讨......
年底. 小老广就要退伍了,又跑来找我告别一下,我问他后来和那个女兵咋样了?他说;我不当文书去当战士了. 我俩就断了线了。
我的好朋友小老广. 就这样用了一段激情,换来了一个处分.也丢了提干的机会走了。
小故事随笔15有一天早上,印度有一个师傅看到徒弟苦闷不乐,就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一下试试,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同等重量的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也很甘甜。”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但我们承受痛苦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就如同这些盐面对的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时,它给你带来的感觉大不一样。”
细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无法阻挡、不期而遇的苦闷痛苦,不也和故事中的盐之于一杯水、一片湖时,那种口感截然不同的情景一模一样吗?
但又暗忖,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老和尚那样对于人生感悟通透并豁达地对待呢?也就是说,在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失意、甚至磨难时把胸怀的空间从一杯水拓展到一片湖。至少,我做的不是很好,虽然我自信于自己的阅历相比很多同龄人还算丰厚、内容还算丰满。
我是非常渴慕拥有生活强者对于生命在踽踽行进中的态度。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意和力求改变的不懈奋斗,他们积累了车载船承的生活经验和纵使眼前荆棘密布、山重水复,也可以不畏其难、足音铿锵地向前行进。就如时下风行的驴友们,他们不仅是风景的发现者,更是怎样对待生活的指引者。他们往往行囊沉重、意志坚定地为后来者趟路,但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也会第一个饱览着这个世界不曾被发现的景色,发掘着那种原始的、质朴的壮美。他们是以日月星辰来判识方向的,并且会在大的方向确定后毫不畏缩于身前脚下遇到的困难,一路在快乐与痛苦中执着前行,踩下一串朝前的脚印。他们在征服的心态引领之下是追着快乐与成功去的。之于我们,也应该有这种体验:当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追求快乐与成功,那自然就不在乎面临的苦难,再大的困难也会被心中对美好的憧憬所淡化;同样的道理,当对未来的希望中有对华锦般生活状态的期冀时,面对不如意的心胸自然就会宽广起来,就会从一个杯子变成一个巨大的湖。
写到此处,也许有人会持不用的意见:人生毕竟不是驴友们践行的简单目标、纯粹的活动,真正的世情是“絮起于淡然,而动于野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诚然,我不否认。社会中沉浮的渣滓之臭有时候会掩盖美丽绽放的馨香,田野中杂草具有的生命力常常要比稼禾强大许多。对于丑恶泛滥的时候,善良的人们或无助、或叹息、或敢怒而不敢言、或压抑中抱怨对命运的不济与世间的不公——这些,都是自己在感受痛苦的同时左右着对待生活的态度。但退后几步想,我们不能够给社会提出过多的要求,因为社会毕竟不是一架此头放着公理和道义的砝码、彼头放着等质量善良和质朴的天平。
在当下经济利益决定上层建筑的时代,我们改变不了社会,这是客观事实;但从主观上看,只要用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也是事实。那么如何改变自己的处世处事态度呢?很简单,自我的心理暗示中不和故事中的那一把盐巴计较,因为我是一个湖,而不是一杯水。
我无法预知人生的痛苦是不是和那位印度智者所言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他的认知里似乎上苍对每个人一生的痛苦有着量化的安排。但从生命旅行的历程而言,归根到底确实可以将所有的痛苦量化。遗憾的是,这种量化却不能在生命的起步时有一个预知的分配,否则我们就会尽可能把这些痛苦安排在年轻时去经历,而给我们的中老年时期留下大段的快乐,那该多好!既然无法预知,就得有反向思维,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能够感受一些痛苦并非坏事,至少在每一个阶段痛苦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校正我们的思维、锻炼我们的意志、明晰我们发展的方向、竖起使我们清醒的路碑。因此,接受痛苦的时候,也许是即将丰收快乐的时候。
有人说过,每个人来到世界的第一个举动不是欢笑而是一声痛哭,那声痛哭就是因为他来到人世意味着就要受罪。我不这么认为,试问一下,有谁见过人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哭着走的?痛苦和快乐,其实就如原始社会里一笔不可逆转的物物交换,等值也罢、不等值也罢,均在自我怎样去感觉了。回到前面故事的影子里思考,倘若有一天我们把心胸开垦成一个淡水湖,还会在乎那一把盐巴吗?
最后,我想借用一个小寓言结尾:一只虫子说,我愿意将自己裹在茧中,等待长出翅膀破茧而出,飞翔在勇者的天空和自信的气流中。虫子残疾而睿智的哥哥补充说,我愿意化为一片绿叶,让你在鸟儿无法光顾的背影中幸福地长大,飞跃哥哥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