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随笔

时间:2022-12-15 07:06:32
春节的随笔(15篇)

春节的随笔(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随笔1

成片的红色,里面包含着节日的喜庆。

震耳的声音,其中跳跃着节日的欢愉。

浓郁的香味,充满着团圆的幸福。

家庭主妇们将对年的喜悦融入到了忙碌之中。勤劳的她们,为了让一家过上一个好年,一入腊月就开始忙乎了。扫家除尘、购置年货、张罗饭菜……一年到头所有辛苦,全都化成了满满的幸福,她们将对家的亲情,全部都融进了三十晚上满满一桌年夜饭的味道中了。

春节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在他们眼中,春节是美味的饭菜、绚丽的烟花、炸开的鞭炮,以及一笔不菲的压岁钱。兴奋的孩子们一大早就玩起了花炮,把宁静的空气一下子炸开了。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为春节平添了一份热闹与欢愉。一天下来,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鞭炮一样红彤彤的色泽。他们将过年的喜悦,倾注在了那“噼里啪啦”的声响里。

春节是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三十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围着桌子互相举杯、道贺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祝老人身体健康、中年人事业有成、年轻人学业进步、孩子们快乐成长……无非就是这些简单的祝福,但老人们看到这样欢聚的场景,依然会露出如花的笑容。他们在春节里要的快乐很简单,只是图全家人的一个团团圆圆。

春节是上班一族难得轻松的时候。放下烦忙的工作,和妻儿走访亲戚,向父母敬一敬孝心,把思念和祝福传递给父母长辈、兄弟姊妹、挚爱亲朋……他们在春节需要的是一种闲适的感觉和一份舒畅的心情。

春节是游子们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当千家万户团圆之时,一些人却因职业特殊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虽然默默无闻,却一直在无私奉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自己却只能通过悠悠电波把爱和祝福传递给千里之外的父母亲朋!

春节是什么?它是快活的忙碌,是欢快的玩耍,是相互的祝福,是美满的团圆,也是默默的奉献……它承载着每个人都无法割舍的感情和幸福。

春节的随笔2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的名字也叫年。那是因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他每年都要到村庄里吃小动物或者小孩子。许多人都十分害怕他。他们知道这个怪兽十分害怕红色,所以他们家家都在墙上贴了对联,当那只怪兽再次来到村庄时,他看到墙上都贴满了对联,他十分害怕那种红色的东西。后来,有一位老者走了出来,这位老者手里拎着一挂鞭,他一下用火棍点燃了他。怪兽一听见这种声音吓得就跑掉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这个传说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人们都知道了这个传说。所以,我们现在也依然将传统留用至今,把对联贴在门上,把倒福贴在窗户上,因为许多人都想着未来的一年要很幸运。

在除夕的那一天,整个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并且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会守夜,然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我们会穿上新衣服,走街串巷,彼此问道新年好,就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压岁钱了。新年会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在这期间,我们将会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春节的随笔3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春节的随笔4

站在春的门槛,我看到新年的朝阳冉冉升起,向大地洒下万丈光芒,让人心生诸多豪情与希冀。我的幸福,我的富足,我的欢乐,我的欣喜,都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肆意流淌。

站在春的门槛,我等到了久别重逢的团圆。漂泊的离愁中我想到了苍颜的老爹,想到了白发亲娘。思儿心切的他们,在门前或村头伫立眺望,蜿蜒的山路有泪水洒落,有柔肠百转的惦念和盼望。春节,是万家团聚、灯火圆满的美好,终于可以给爹捶捶背,给娘洗洗脚,终于吃上娘做的家常饭,看到爹收获一年的喜悦脸庞。幸福便是一家人围着小火盆拉家常,一个话题说了又说,一盘点心吃完又拿。心田被洗涤成净澈的河流,枕梦被柔软成融融的月光。

站在春的门槛,忽然也有了几天闲暇,可以踩着晨曦,消闲地压压马路;可以自告奋勇陪妻子买菜浇花;可以心无旁骛地给儿子批改作业,陪儿子嬉戏玩耍。串亲戚,访朋友,让亲情友情,在明媚的春日里,氤氲成最温情的浪漫。

站在春的门槛,心忽然安静起来。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年,忙忙碌碌奔忙了一载,该给心儿洗个澡放个假,该给自己慰劳和养息。可以是一杯美酒,可以是一杯香茗,在一个无风的日子,享受春阳的抚摸,品味人生思索明天,静静地憧憬未来。在这里,我是一株悄然开放的花朵,有自己的心情,有自己的空间,肆意怒放的生命,给我太多的感触;在这里,我是一只鸿鹄,有翱翔之志,要搏击长空;在这里,我是一只雄鹰,展翅扶摇九万里,傲视苍穹,睥睨世界;在这里,我是王者,踌躇满志,谋划新一年的工作、理想和生活,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站在春的门槛,我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小溪在解冻,唱着欢歌奔向大河;小草睁开惺忪的睡眼,争先恐后拱出地面;春风剪开的柳树细叶婀娜多姿,优雅地翩跹起舞;最快乐的,要数那些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孩童,无忧无虑地在春天撒欢儿,湛蓝湛蓝的天空上,风筝漂浮成了另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牛背上牧童的春笛,吵醒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站在春的门槛,我看见农家人把寂寞了一冬的农具拿出,开始新的劳作。春种夏播秋收冬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伴着岁月轮回,也伴着他们一个又一个丰满的希望 ……此处隐藏5979个字……

轰轰烈烈、愁肠百结、魂牵梦萦,比起这份白头偕老、执手夕阳、笑看儿孙甚至是守着病榻,究竟哪一种离永恒近一些?哪一种才能成就真正的幸福?可怜了大部分人们啊,只能拥有其一,总让人生有些不甘的遗憾罢。

日子一天天流逝时,我们不自知,满了三百六十五天还不自知时,春节的爆竹便向着每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人们问起“辞旧迎新,辞旧迎新,你将辞掉什么?你又想要迎来什么呢?”

忽然想起张若虚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种概叹让人沉呤了千年,到后来朱自清先生也轻轻地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起风了,透着丝丝不易察觉的寒意,吹起了红灯笼的丝线飘飘,吹转了孩子手中的风车,吹起满地鞭炮的残衣,也吹得那些白色的花儿竟片片零落,花季又如何?若不在枝头好好地灿烂,转瞬便是落红,只为下一季的春花作了春泥赔了嫁衣,“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香如故吗?未必,留下的只是千般忧伤与无奈的吧。

欣赏着处处风景的时候,心已飘到海角天涯。

春节像相思一样漫长,春节也像日子一样匆匆,你若问起“春节过得好吗?”我只能说“唉,又是一年芳华,又是一年芳华。”

春节的随笔11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玩,看到他的孩子利落的撕下练习本的一页纸,然后动作熟练的将纸从中间撕开,变换角度、再斯周而复始,乐此不彼,直到整张纸变成了一堆小纸片,最后他双手捧起纸片,往空中一抛,白色的纸片就如同雪花从天而降,沙发上、地板上全都洒落着纸片,孩子蹦跳着:下雪了!下雪了!

面对一地的垃圾,孩子的妈妈不高兴,想训斥孩子几句,我忙悄悄地将她拉至一旁,对她说:“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打击不得啊!”也许,,对孩子来说,撕纸、叠纸飞机,看着纸片漫天飞舞,会使他们兴奋不已,不光是因为游戏本身有趣,更重要的是能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那如何将游戏变得既有意思,又环保,孩子又能从中学到东西呢?其实只要花点心思,游戏也可以成为开发宝宝语言的武器!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常见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设置不同的游戏、或者自制游戏玩具、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最终达到在玩中求学的目的。

春节的随笔12

过去的365日,如同一部电影在我的心中静静的放映,我品尝着07年的果实。有悲有喜、有哭有笑。春花在蓬勃中绚烂开放,蝴蝶在夏花中翩翩飞翔,红叶在秋风中走过自己的最后时光,瑞雪在和风中缓缓落下。在家到学校的路途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依稀的身影,在一次次走向未来的梦想。成功与欢笑,悲伤与泪水,融合成一杯香浓的咖啡,供我在这一夜静静品味,有苦有涩,却又温暖心房。

钟表滴滴答答地走着,优雅平静,一步一步,舒缓平和,任何人却无法阻止它的脚步。我在自己的路上前行,它便默默地记录我走过的光阴,地球自转一周,我便走过了一天,地球公转一圈,我便走过了一年。也许有荆棘,也许有迷茫,也许有悔过,如果同时间一样,一步一步,舒缓平和,稳健自信,就会推开迷雾,披荆斩棘。

时间过得真快,只听“咚、咚、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转来了,“噼啪、噼啪”的鞭炮声,于是我们飞奔跑到楼下,找到了一个放烟花的好位置,“轰”的一声闷雷似的响声,哇!好漂亮啊!五光十色的烟花在空中炸开,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玫瑰绽开了笑脸,有的像仙女在空中散花,那些小朵的花儿好像朝我们来,我立即用手抓,可惜它早已在天空中消失了,就在这当时,有的人迅速拿来起了摄像机,有的拿来起了照相机,还有的拿来起了自己的手机,我连忙拿起照相机都想把这一副副美丽、动感的景色拍了下来,这就使用权我想起了一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啊!过年的感觉真好!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

春节的随笔13

我的家乡在河南虞城县,我家乡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奶奶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家乡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吧!

春节的随笔14

春节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放鞭炮,吃饺子……这都是过年的习俗。

今天,我奶奶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看了就让人流口水,我和弟弟早就眼馋了。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来到了,大年三十吃团圆饭,这可是少不了的事情。

我们全家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有说有笑,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气氛中。这时,爷爷举起酒杯,意味深长地说:“又过了一年,真快呀,今天我们一家聚的真齐,来,干杯。”“是啊,干杯。”爸爸随声附和着。大人们都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挂满了喜悦,我喝了一口杯中的饮料,深情地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越过越年轻,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过年啦,这又是新年的开始,并不表示可以松懈了,你一定要更加努力呀。”爸爸叮嘱我说。

晚饭后,我们一起来到院子里放孔明灯,孔明灯在火的驱使下缓缓上升,似乎照亮了黑漆漆的夜空,也似乎照亮了我们明天的路。

春节的随笔15

我的家乡孝义,过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都很精彩。虽然在春节时,大家都忙里忙外的,但是如果拿忙碌和快乐相比,我认为还是快乐更多一些吧!

除夕是一个最值得庆贺的时候。因为在除夕的时候,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后,我们坐在桌子上一边打牌,一边讲自己的奇事,体会团圆的快乐。等花炮开始燃放时,我们便会去大街小巷散步,感受那份喜庆。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飞速发达,燃放花炮的形式种类更加繁多,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炮不断涌现。我发现今年的变化很大,从晚上八点开始一直到春节联欢晚会结束的二点半花炮连绵不断,最精彩的就是十二点整一报时,那声音震得人耳朵都要破了,玻璃都跟着摇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在迎接新的一年,他们都希望在这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连连。

从初一到十二,我们一般都会到别人家做客,会带上礼品,以表示客气之意。而别人也会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同样也会带上礼品。在这期间兴的要数孩子们了!他们手里拿着压岁钱,还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别提他们有多高兴了!

正月十五也是春节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吃元宵代表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春节真是一个快乐,令我难忘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庆祝吧!

《春节的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