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2-08-03 20:58:57
幼儿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1

一学期差不多结束了,回想起开学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呀!伴着孩子们的哭声,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的情绪不太稳定,特别是从小学转到我们班杰杰小朋友,整天哭着要回家,老师们哄他引导他也没有什么用,只有他哭累了自己才肯停下来,一天给他冲凉时他问我,李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告诉他说:“星期五的下午就可以回家了,我告诉他说:“只要你不哭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妈妈回来接你的,可是你不能哭的哦”!他又说:“我哭妈妈会生气的,是吗老师?”我说:“是的,你不上幼儿园怎么上小学呀!”。

他听我说话时他不哭了,还在点头,杰杰以后来幼儿园不哭好不好,老师很爱你的,而且你一哭老师也很心疼的,爸爸妈妈都喜欢不哭的杰杰,他点点头,看到他的样子我心里在想到底会不会在哭呢?

在我的耐心帮助下,这个爱哭的小男孩变的坚强了很多,每次都会说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没哭”,我说:“对!你是最棒的,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到了这孩子的变化,这是我最大欣慰的事。

幼儿教育随笔2

如何让孩子们安静的午睡在我们班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今天中午又有几个小朋友不休息了,他们睁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如果老师在旁边守着还是挺听话的自己也能睡着!如果老师有事走开了他们就开始叽叽喳喳说话,在床上乱蹦!我一直在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突然之间灵机一动我侧身装出一副倾听的样子:“嗯我听到了一种声音”我小声对那几个没睡着的小朋友说。他们反应很快!也装出倾听的样子来“我怎么没听见啊!”我说:“那是因为小朋友说话声音太大把小精灵给吓跑了!你们把眼睛和嘴巴都闭上没声音一会小精灵就会出来和你们说话了你们快把眼睛闭上吧试一试!大眼睛也累了顺便让他们休息一下吧!”我说完这些话小朋友们慢慢把眼睛闭上没一会工夫就睡着了。孩子就是孩子其实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要站在他们的思想上去思考问题!

孤独的“小公主”

我们班有个叫芮芮的小朋友,小名语语,非常可爱。这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很聪明。大约来幼儿园两个星期左右,语语妈妈向我反映孩子不合群,让她很担忧。家长这种担忧情绪的表现让我们意识到接下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首先,我安慰家长,告诉她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宝贝 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这种表现是新入园宝宝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想玩啥就玩啥,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却忽略了与同伴在一起玩时所能激发各方面的潜能。

其次,我们老师会尽多的创造机会和游戏活动来帮助宝宝们学会怎样与伙伴交流相处,让孩子在幼儿园大家庭中共同游戏,共同体验集体活动快乐的时候找到自己与社会他人亲近的良好态度。我相信孤独的“小公主”会慢慢地变成活泼的“小公主”。

幼儿教育随笔3

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多在2-5岁间,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孩子多听故事,儿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在孩子的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将对孩子的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龄大小不一,但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幼教之友《幼儿教育随笔》。

由于我班的孩子是集走读、日托、全托的混合班,每天放午学后仍有半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因为马上要吃午饭,又不能让孩子进行剧烈的活动,上午的所有活动也结束了。针对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我便将这段时间确定为我班的故事会时间,一个多月下来,我认为效果挺不错:

孩子们在这段时间边听故事,边做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举多得。

孩子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

少数孩子敢大胆举手讲话,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如路之行等。

故事中可针对班级所出现的不好的现象,现编现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可行的,什么事情是不可行的。

讲故事有诸如以上的好处和功效。我们当老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幼儿教育随笔4

今天上午我组织幼儿上了一节游戏课,“抢椅子”的游戏,在游戏中我讲解了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我请了十个小朋友为一组。游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第一次铃声停后李子玉被淘汰了,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可是在第五次问题来了铃声停后李俊瑶和崔新坤同时抢到了一把椅子。这时他们两个又同时站起来让座了最后李俊瑶留下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两位为了一个玩具差点吵起来。这是怎么啦?事后我问崔新坤今天怎么不争了呢。他的回答好让我欣慰。老师你不是说小朋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是的,我们在平时活动中就是让幼儿懂得大家在一起关心、爱护、帮助谦让,世界才是七彩的,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

幼儿教育随笔5

今天听了张春霞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对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也作了梳理,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视儿童"的出现

目前,电视、DVD、电脑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收看电视、上网已经成为许多家庭晚间及节假日的主要娱乐项目。幼儿晚间看电视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幼儿收看电视能接受多种信息,同时也学会了一些"电视语言",幼儿会随口流利地说出广告语,唱出广告歌,在这方面,收看电视对幼儿有一定益处的。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幼儿在看电视过程中,习惯于被动地听讲话,看画面,幼儿没有说话的机会,也无需要去动脑,编故事情节,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受到了压抑。另外幼儿在家庭中以看电视为主要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与家庭成员及小伙伴的交往机会,游戏、看图书等活动时间也相应减少。这使幼儿失去了更多的在交往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2、语言教育中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语言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或多或少存有以偏概全的现象。在教育内容、目标、方法、途径等方面都存有偏差。教育内容的选择,注重故事、儿歌、绘本等教学,忽视了讲述、听说的训练;在教育途径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途径的教育。

如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在听故事前,总要提几个问题后,让幼儿听故事,听完故事后又要提许多似乎启发性的问题,不难发现,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都形成了一种定式,一问一答的方法,久而久之,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处于被动状态,幼儿也缺少了主动的流畅的完整的表达能力。

3、幼儿自身心理障碍

有些幼儿口语表达的障碍来自于自身的胆怯、害羞等心理。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家园配合不好,很容易造成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对老师的陌生感。在园内显得不合群,甚至"沉默寡言".而这类幼儿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口语表达流畅,在园在家判若两人。

儿自由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处于积极状态,鼓励幼儿用多种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此处隐藏3707个字……教学的形式多样化,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在游戏、饭前、饭后的时间里,在不影响别人、不大喊大叫的情况下,允许幼儿自由交谈,教师也可以寻找时机加入交谈,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纲要》中也提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 的发展。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幼儿呢?我认为,尊重幼儿,就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要发展幼儿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13

干净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环节

洗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三五个孩子在玩水;忘记关水龙头了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要这样,那样的”,可效果总不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点的关系,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时,我也加入进来,并有节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动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纷纷跟着我学了起来。“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有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演儿歌内容,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们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自觉行为。仅仅一个洗手的习惯,我们也要考虑很多。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我们在努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更多更强的独立能力。

教师应做有心的人,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更要亲自参与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体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的常规制度应随时调整,并改变教育方式,形成真实的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幼儿教育随笔14

爱打小报告的小朋友,真是令幼儿园老师又爱又恼。恼的是,他们把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夸张的不得了,让老师花费许多精力去解决小朋友之间无关紧要的“错误”与纠纷;爱的是,某些时候孩子的“通风报信”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了这些小眼线的监督,老师会更迅速的了解到孩子的状况,更好的保证他们的安全。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爱打小报告的小朋友,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他们爱打小报告的现象呢?

观察一:

今天给小朋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正在弹琴教小朋友学唱新歌,其他小朋友学的很认真,就在这时,我听见旁边有个怯怯喏喏的声音:方方姐姐,璇璇正在玩发卡,没有跟着唱歌!”“噢,是吗?我很高兴你告诉我!那灏灏你学会了吗?”灏灏说:“我也没有!”“那老师先教你们唱歌好不好?"

观察二:

这天,我们刚做完早操回来,小朋友们都在自行整理自己的外套,这时灏灏跑过来对我说:“方方姐姐,你看我叠的衣服,整不整齐?”“嗯,不错,表扬灏灏,衣服叠的又快又整齐!”这时其他小朋友也相继跑过来向我展示他们叠好的衣服,我一一表扬后,这时灏灏又跑过来说:“方方姐姐,你看我叠的衣服就放在这,整齐吗?”边说着边拉我走到他的柜子跟前,“整齐!”边说着我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观察三:

准备午睡时,小朋友们有的在脱衣服,有的在盖被子,这时灏灏跑过来给我说:“方方姐姐,政阳他揪我的被子,还打我的手!”我走过去,抬起他的手检查了一下,“没事,你的小手还是又白又嫩的,一点也没受伤!”这时,政阳爬起来说:“对不起……”“好啦,大家都是好朋友,睡觉起来以后我们再一起玩好不好?”边说着边给他们盖好被子,这时他们也都乖乖的闭着眼睛躺着。

观察分析:孩子们打小报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候小报告的内容幼稚的令老师很是无奈。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老师面前打小报告更多的是想让老师注意到他们,与老师亲近,以及被别人关注。但也有时候,有些孩子是在寻求帮助,特别是被人欺负后,想寻求老师的保护;有的孩子则是希望被老师看到他好的一面,给他更多的肯定。这会使他得到满足感,自豪感。

观察指导:首先,对于他给别的小朋友告状时,我们要耐心的聆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随便的敷衍,这样对孩子是不尊重的、不礼貌的。不管孩子打小报告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要告诉孩子,很高兴他愿意将这件事与我们分享。

其次,在弄清事情真相后,我们不急着告诉孩子的做法是对是错,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这件事,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他们自己解决了事情,那我们也不吝啬赞扬他们,给他们一个鼓励的拥抱,或者亲吻。

最后,让他多学会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能够指正别人的缺点这是对的,但是如果能多多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就更好了,比如:你看小毅跌倒了,都没有哭,这是勇敢!你看雯雯吃饭又快有干净……等等。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身体其实都有很多闪光点:他们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关心班集体,而且他们做事都很认真严谨。但是,他们毕竟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要处理一些简单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坚强、更加懂事。

幼儿教育随笔15

每到午休,那些调皮捣蛋,睡不着的孩子总成为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总有耗不完的精力,不是这动动就是那弄弄,他们一个人玩太无聊,会把旁边的小朋友带动起来,于是老师就总也忙不过来,这边提醒一会,那边提醒一会,就算你有这个威信力,可是那些睡不着的孩子总也不能让你心安理得的休息一会,因为他们醒着就说不准会发生什么,经过实践证实,这些方法对那些好动,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班有个叫砚汐的宝贝,特别贪玩,睡不着总是扯一扯旁边小朋友的被子,老师看着她,马上就变得很乖,但一会又开始了,如果你批评她,她嘟起嘴巴,感觉很委屈的说“我睡不着……”有一次,实在拿她没办法就守着她,陪她一起睡,结果我刚躺下,她就抱着我,乖乖的闭上眼睛,几分钟不到就睡着了!

还有一个宝贝就,轩轩,感觉总是精力旺盛,翻来翻去睡不着,我也采取了陪伴的方式催眠,抚摸他的额头,轻轻的数数,数着数着就睡着了,令我惊讶的是,第二天午休,他乖乖的在床上躺好,问我是不是要数数了?然后自觉闭上眼睛……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老师的陪伴入睡,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好动的孩子也可以安静的睡觉,只要作为教师的你,多一点耐心去对待他们,他们比你想象中的乖很多!

《幼儿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